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多部门正式发布《关于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标志着我国体育政策迎来新一轮升级,该《意见》围绕全民健身、竞技体育、体育产业等多个领域提出具体措施,旨在通过政策引导推动体育事业全面发展,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新动力。
近年来,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,体育事业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,从2014年国务院印发《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》,到2021年《全民健身计划(2021-2025年)》的发布,我国体育政策不断优化,逐步形成覆盖全民、多元参与的体育发展格局,此次《意见南宫NG28》的出台,是对既有政策的进一步细化与补充,尤其在全民健身领域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《意见》明确,到2025年,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将达到2.6平方米以上,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超过38%,为实现这一目标,政策提出以下重点举措:
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全民健身已从‘有没有’转向‘好不好’的阶段,未来将更注重科学健身、快乐健身。”
在竞技体育方面,《意见》提出要完善“金字塔”式人才培养模式,夯实基层体育后备力量,具体包括:
中国奥委会专家指出,这一系列政策将有助于缓解我国竞技体育“选材难”问题,为巴黎奥运会、洛杉矶奥运会等国际大赛储备更多人才。
体育产业是政策关注的另一重点。《意见》提出,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将突破5万亿元,为此将采取以下措施:
以马拉松为例,近年来各地赛事带动了餐饮、住宿、交通等行业发展,政策将重点培育此类“IP赛事”,形成区域经济新增长点。
《意见》发布后,多地已迅速响应。
这些实践不仅验证了政策的可行性,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参考。
清华大学体育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认为,此次政策有三大亮点:
专家也指出,政策落地仍需解决资金投入、区域均衡等问题。“例如西部地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仍低于东部,需通过转移支付加以平衡。”
政策发布后,社交媒体上相关话题阅读量迅速突破1亿,网友普遍支持政策方向,但也提出具体诉求:
对此,体育总局回应称,将建立“全民健身满意度调查”机制,及时收集群众意见。
随着《意见》的逐步实施,体育将更深融入百姓生活,从社区健身角的老人,到周末参与亲子运动的家庭,再到职场人士追捧的飞盘、骑行等新潮项目,全民健身正呈现多元化趋势。
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在发布会上强调:“体育不仅是竞技,更是健康、是幸福、是凝聚力,我们将以此次政策为契机,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。”
此次体育政策的升级,不仅是对“十四五”规划的落实,更彰显了国家以体育为载体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的决心,随着各项措施的深入推进,一个更具活力、更健康的中国值得期待。